莊修
May 20-23, 2013
熟悉古典音樂的人都知道,這首德布希在一九零四年譜寫的曲子,是一首膾炙人口的作品,主要是,它的曲調優美,樂思明確,不需花很多時間去聽,就能以喜悅之
心,聆賞豎琴與弦樂的交織,神聖與世俗的共處,窺知這位現代古典大師對此人世的期待與盼望,感受歡欣的鼓舞,年輕的時候,我接觸到這首曲子,讓我沉浸在音
樂的國度,享受美妙的音符,心中,自有說不出的滿足,身為業餘的音樂人,能夠沐浴在這個不受俗務干擾的世界,滌淨心靈,已屬萬幸,如此,我又何須像音樂學
者或樂評人那樣,去探究潛藏在這首曲子之下的意涵和動機?只是,在歷經漫長的人生歲月,到了耳順之後,我突然發現,自己,對心靈的嚮往,竟然也有著和德布
希相同的願望,希望在親情,友情和愛情之外,再求得一種能夠拯救自己靈魂,讓自己的精神羽化登仙之物,於是,內心的掙扎和矛盾,變得更加熾烈,一方面,我
想遺世而獨立,創造我探索的神聖境地(如我的心靈之作《遠離塵世》),另方面,我卻擺脫不掉人性的桎梏,只能為五斗米折腰,因此,我遮掩了自己的面目,變
換了自己的角色,讓人家不了解,在這世上,我情有獨鍾的,究竟是甚麼,也許,阻礙我與社會大眾互動,讓我游移在神聖與世俗之間的,就是自己妾身未明的身
份,自己所面臨的心靈混沌,所以,你想名正言順的稱呼自己,想以表彰人性的creative
writer自居,就不能無視於社會現實,唯有拿出足以讓人信服的東西,你才能在這個高深的領域求得一席之地,但,屬於心靈底層的意念,表現藝術修為的質
素,都不是一般人能接受,就算我想改變人家對我的認知,我也無法讓人從我的故事中獲得人生的啟示,因此,這是一個找不到世俗舞曲與神聖舞曲搭配的失衡,一
個內涵受制於名氣的窘境,一個我無法在生前扭轉的命運,誰相信,你身邊的人,能像偉大的藝術家那樣揭示眾人仰望的supreme being,像the
holy man那樣以行動表現質樸的自我良知?創作,是我唯一能夠掌握的真實,即使,此時,我無法像文壇巨匠那樣捕捉世人崇敬的神聖(如 the
great gatsby, the portrait of the artist as a young
man),在欣賞現代音樂達人爭相表現的創意時,我的內心也能夠得到安撫,那是我深信我能在有生之年用自己的文字創造epic的原因,要是,你描繪的世
界,只有充滿陳腐的意象,誰,會去關心你想表現的意志?理論與行動,是截然不同的一回事,做為一個創作家,我毋須高唱理念,當眼高手低的廢人,只希望,在
世人傳播sound of the five時,我的《遠離塵世》也能引起震撼,如此,師法古典大師,才有目的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